|
|
 |
|
|
|
|
科研成果奖
作者 |
项目名称 |
获奖名称 |
授予单位 |
日期 |
农学冠 |
广西通志·民俗志 |
全国地方志 优秀成果一等奖 |
自治区政府奖项 |
|
覃国生 |
柳江壮语调查 |
广西第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1986 |
徐治平 |
散文美学论 |
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|
广西区人民政府 |
1992 |
张泽忠 |
侗族歌谣研究 |
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|
广西区人民政府 |
1992 |
蒙元耀 |
壮语词典 |
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图书二等奖、桂版优秀图书一等奖 |
国家民委国家出版总署 |
1992 |
梁超然 |
传统文化沉思录(专著) |
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1994 |
朱慧珍 |
美学理论基础 |
广西第社会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1994 |
袁鼎生 |
西方古代美学主潮(专著) |
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1996 |
张泽忠 |
侗族民间文化审美论(专著) |
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1996 |
苏志伟 |
艺术意象新论 |
广西第社会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1996 |
林建华 |
中西文学比较研究 |
广西第五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1996 |
徐治平 |
散文诗美学论(专著) |
广西第社会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1996 |
袁鼎生 |
西方美学主潮(专著) |
山东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山东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1997 |
覃国生 |
壮语方言概论(专著) |
广西第社会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1999 |
张增业 |
壮汉语比较简论(专著) |
广西第社会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0 |
陆卓宁 |
四论海峡两岸当代文学发展流变的殊途同归 |
2000年度中国文联 “文艺评论奖”三等奖 |
中国文联 |
2000 |
朱文雄 |
汉语语法教学论纲(专著) |
广西第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1 |
袁鼎生 |
西方古代美学主潮 |
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|
广西区人民政府 |
2002 |
袁鼎生 |
审美生态学(专著) |
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2 |
袁鼎生 |
美是主客体潜能的对应性自由实现 (论文) |
广西社会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2 |
徐治平 |
中国当代散文史(专著) |
广西第八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4 |
黄秉生 |
壮族文化生态美研究(系列论文) |
广西第八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4 |
韦茂繁 |
壮族学习普通话语音瓶颈论 (系列论文) |
广西第八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4 |
海柳文 |
《韩非子》单音节动词配价研究 (专著) |
广西第八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4 |
黄晓娟 |
雪中芭蕉——萧红创作论 (专著) |
广西第八次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4 |
黎曙光 |
广西粤方言比较音韵研究 (专著) |
广西第八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4 |
金丽 |
圣经与西方文学系列论文 |
广西第八次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4 |
蒙元耀 |
广西通志 少数民族语言志 |
广西地方志 优秀成果二等奖 |
自治区政府奖项 |
2005 |
黄晓娟 |
雪中芭蕉——萧红创作论 (专著) |
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 铜鼓奖 |
广西区人民政府 |
2006 |
农学冠 |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广西卷(专著) |
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 铜鼓奖 |
广西区人民政府 |
2006 |
袁鼎生 |
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(专著) |
广西第九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6 |
韦树关 |
汉越语关系词声母系统研究(论文) |
广西第九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6 |
翟鹏玉 |
“那”生态文化资本的历史运演及其对中国—东盟文化交流的作用(论文) |
广西第九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6 |
吕书宝 |
满眼风物入卜书 (专著) |
广西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6 |
蒋新平 |
出版预测学(专著) |
广西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6 |
徐治平 |
广西散文百年(上、下)(专著) |
广西第九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6 |
陈金文 |
孔子传说的文化审美研究(论文) |
广西第九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6 |
李启军 |
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“英雄情结”(论文) |
广西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6 |
朱慧珍、张泽忠、陈丽琴、陆晓芹 |
诗意的生存——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(专著) |
国家民委社会科学 研究成果三等奖 |
国家民委 |
2006 |
蒙元耀 |
壮语熟语 |
广西刘三姐民间文艺 优秀成果二等奖 |
自治区政府奖项 |
2006 |
李启军 |
少数民族作家身份:作品的胎记抑或风过无痕(论文) |
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7 |
徐治平 |
散文诗美学论 |
中国当代 优秀散文诗理论集奖 |
中国现代文学馆,文艺报社 |
2007 |
蒙元耀 |
壮汉英词典 |
全国双语教学工具书 优秀成果一等奖 |
自治区政府奖项 |
2007 |
袁鼎生 |
生态艺术哲学(专著) |
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8 |
陆卓宁 |
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(专著) |
广西第十次人文社科 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8 |
张景霓 |
毛南语动词研究(专著) |
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8 |
陆晓芹 |
.歌唱与家屋的建构——广西西部德靖一带壮族民间“吟诗”(nam)暖屋的观念与实践 |
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9 |
焦亚东 |
互文性视野下的类书与中国古典诗歌——兼论钱钟书古典诗歌批评话语 (论文) |
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9 |
范秀娟 |
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(论文) |
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9 |
黄晓娟 |
女性的天空——现当代壮族女性文学研究(论文) |
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9 |
李大西 |
艺术美感的确立与消解——兼论艺术美感化的得与失 |
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09 |
韦树关 |
京语研究(专著) |
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0 |
申扶民 |
康德批判哲学视野中的审美与自由 (论文) |
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0 |
黄晓娟等 |
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边缘书写——东南亚女性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(专著) |
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0 |
吕书宝 |
岭南民族民间文学主流文化因子论 (专著) |
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0 |
农学冠等 |
桂北瑶歌的文化阐释(专著) |
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0 |
汪业全 |
叶音研究(专著) |
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0 |
张永刚 |
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(专著) |
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0 |
陈金文 |
试论民俗学的独立学科价值(论文) |
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0 |
陆卓宁 |
泰华文学的发展及其文化取向(论文) |
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0 |
陈丽琴 |
传播学视域中的刘三姐传说(论文) |
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0 |
陈丽琴 |
壮族服饰文化研究(专著) |
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国家民委 |
2010 |
韦顺莉 |
清末民初壮族土司社会研究 ——以广西大新县境为例 |
国家民委第二届人文 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|
国家民委 |
2010 |
陈金文 |
《马勒访天边》故事的文化解读 |
广西区政府刘三姐民间文艺奖论文二等奖 |
广西区政府 |
2010 |
袁鼎生 |
超循环:生态方法论(专著) |
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2 |
韦树关 |
五色话研究(专著) |
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2 |
李运抟 |
现代中国文学思潮新论 (专著) |
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2 |
黄晓娟 |
论口传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审美语境 (论文) |
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2 |
黄秉生 |
壮族文化生态美(专著) |
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2 |
张泽忠 |
侗族古俗文化的生态存在论研究 (专著) |
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2 |
蒙元耀 |
生生不息的传承——孝与壮族行孝歌之研究(专著) |
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2 |
刘华 |
俄狄浦斯的眼睛——伯格曼与电影哲学(专著) |
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2 |
杨宁宁 |
论茶马古道的文化内涵 (论文) |
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2 |
张永刚 |
钱谦益在清初诗学观念的新变(论文) |
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2 |
陈丽琴 |
文艺生态学视野下的黑衣壮民歌 (论文) |
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2 |
范秀娟 |
民间歌唱与乡土秩序——壮族传世情歌《嘹歌》研究(论文) |
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2 |
吕书宝 |
金童玉女与西王母传说形象流变 (论文) |
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|
广西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|
2012 |
|
|
| | |